“報告里的情況已經比較詳細了,但還有一點需要再深入了解下,我們會前通過分析,發(fā)現學校食堂是容易出現問題的廉政風險點,你們學校食堂伙食學生們反映怎么樣,是如何消除廉政風險點的?采取了哪些相應的防范措施?”簡單的開場白后,銅山區(qū)紀委監(jiān)委派駐第六紀檢監(jiān)察組組長鄧玉新放下手里的廉情分析報告,向張集中等專業(yè)學校有關負責人問道。
對于突如其來的發(fā)問,張集中專有關負責人顯得有點意外,思考了片刻,他回答道:“我們學校食堂采取原材料采購與加工分開運營模式,由班子成員集體調研討論后選取一家專業(yè)的食材公司進行原材料統(tǒng)一配送及價格、數量控制,把好原材料入口關;選取另一家專業(yè)的食品制作公司專門負責食品加工,并采用管理線、監(jiān)督線明暗‘兩條線’對食堂經營人員進行監(jiān)管,把好制成品出口關;同時,我們還定期在師生中間開展?jié)M意度調查,確保提供高質量、高品質的餐飲服務。”
這是張集中專第三季度廉情分析對接會上的一幕。為切實推動“兩個責任”落實,派駐第六紀檢監(jiān)察組嚴格落實廉情分析對接會制度,以每季度一次綜合廉情分析對接會、不定期舉行專項廉情分析對接會的形式,全面掌握和分析駐在部門廉情,強化廉政風險防控。
“哪壺不開提哪壺”
為了開好這次綜合廉情分析對接會,會前根據日常監(jiān)督工作中掌握的線索,分析研究一季度來的黨風廉政建設情況,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資源,對表達分散、信息多元、方式互動的廉情全面梳理,分析存在的廉政風險點并將相關問題形成清單,在會議上逐個拋出、一一求證。
“說實話,我原以為這次廉情分析對接會像平常會議一樣念念稿子,哪想到鄧組長問得那么犀利詳細,也讓我感到紅臉出汗了。”張集中專有關科室負責人說道,“不過這次會議我們也是很高興,知道了問題的癥結,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更有針對性和方向性,也有了底氣和干勁。”
“提了哪壺開哪壺”
“‘哪壺不開提哪壺’只是出發(fā)點,‘提了哪壺開哪壺’才是廉情分析會真正追求的效果。”鄧玉新組長說道。
會上,圍繞本季度以來梳理出的廉政問題清單,與派駐單位以問答的方式逐處室分析、點評和提醒,商量確定下季度黨風廉政建設重點工作以及有關廉政風險防控的對策措施。會后向駐在單位發(fā)出廉情防控建議書,督促被監(jiān)督單位對標對表,在規(guī)定的時間節(jié)點之前做好相關工作,推進“兩個責任”的落實,讓廉情分析對接會有聲有“懾”,不走過場、不做樣子。
“派駐機構要充分發(fā)揮‘探頭’作用,利用廉情分析對接會制度,強化駐在部門領導班子對單位廉情的關注度、知曉性和掌控力,切實提高領導班子對廉情的引導能力和處置水平。”區(qū)紀委監(jiān)委有關負責人說,下一步要建立廉情搜集、研判、反饋、引導的程序化規(guī)范會運作模式,密切關注反腐倡廉輿情新趨勢、新動態(tài),準確把握群眾的新意愿、新期待。